封建王朝在财政上的理念是量入为出,像朱允炆这种超前消费,大规模推动基建与水利的,要么没有,要么就是纯徭役征派,即基本免费劳力。
朝廷给百姓借钱?
开什么玩笑,要知道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、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”,全天下都是皇帝的,还用得着给百姓借钱?
国库没钱了,解决的办法就三个:
其一,印钞票,有钱就可以买买买,典型代表如老朱。
其二,加税,摊派。苛捐杂税一出,税收水涨船高,典型代表如万历。
其三,捐钱。典型代表如煤山那位。
除了这三条,古代朝廷还真没什么好的办法开源,向民间借钱的想法出没出现过不好说,但发行债券的形式,绝对没出现过。
朱允炆不认为朝廷跟百姓借点钱有什么丢人的,后世哪个国家不发债券,企业里面还有个专业名次叫负债率,负债率为零或太低,对企业发展都没好处的,国家负债率太低,也是没好处的,财政不是收支平衡,账本一对,就完美无缺了,要追求更高的资金利用率,要追求更高效率的资源配置,发点债券,那是必须的手段。
虽说大明朝之前还没有发行过债券,但没问题,大明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魄力,人都开始问天,研究基础工业产品了,军队都要朝着半火器化转型了,弄点债券发发,不算啥大事吧。
朱允炆解释道:“所谓债券,与钱庄借款本质上是一样的。只不过朝廷是借款人,百姓是债主。朝廷制造一种特殊的债券,类似于宝钞,可以命名为大明国家债券,这类国券专门放在钱庄中,百姓、商人等可以通过钱庄,花钱购置这类国券。”
“为了吸引人买国券,可以设置比存入钱庄更高的利息,如买入一百两国券,一年,两年,三年或五年后,可以拿着国券到钱庄兑换出钱钞,取得本钱的同时,得到更高的利息。”
“这类债券,是以朝廷信誉,户部信誉与皇家信誉作保证,需要确保可以在国券到期之后,如数兑换给持债券人相应的本钱与利息……”
朱允炆将债券的运作原理解释了一番,解缙、郁新与夏元吉总算是明白过来。
解缙等人认为所谓国家债券,不是朝廷给百姓借钱,而是一堆存款票据。
没错,就是这样!
不是朝廷给百姓借钱,是百姓给朝廷存钱。
明白了!
朝廷是不可能给百姓借钱的,但百姓给朝廷存钱,朝廷发善心给点利息,让百姓们吃点好处,还是可行的。
朱允炆不知道这几位什么脑回路,非要把朝廷借钱,说成百姓存钱,好像百姓占了朝廷的便宜一样。
得,他们固执那就固执吧,估计也是觉得这法子能捞钱,可顾及老脸,实在是张不开嘴,只好换一种法子说服自己。
国家债券的理念很好理解,执行起来也很好执行。宝钞提举司办这件事很在行,发行一百万两,最大额为十万两债券,最小额是一两债券。
至于发行与销售,朱允炆不愁,户部也不愁,这件事交给国子监监生办理就可以,商学院的监生需要一次推销的机会,需要做一次生动的实践课业,那就是推销国券,推销不掉,卖不出去,那说明水平有限,还得进修啊……
通济门,松茗茶楼,二楼。
朱允炆、夏元吉、杨士奇临栏而坐,低头看去,便是热闹繁华的街道,而对面,便是皇家中央钱庄分店。
五个身着儒雅白衣的青年人走到钱庄门口,相互客套了几句,便依次进入钱庄。
朱允炆看向杨士奇,有些怀疑地问:“你推荐的这几个人,能不能成?”
杨士奇淡然一笑:“皇上,这五人在国子监也算是奇才,明明中了进士,还跑到国子监进修的,还真少有。这五人志趣虽不一致,却也各有所长,那周忱更是商学院与数学院的拔尖人才,对财政颇有见地,才思敏捷,他在,准能推销出去。”
夏元吉连连点头:“臣看过周忱的《江南赋税疏》,锐意革新,主张因灾而没有上缴的农税,应予以取消,不应累积,徒增百姓压力。”
朱允炆点了点头,又摇了摇头。
江南是赋税重地,事关朝廷与国本,遭了灾,朝廷减少了一部分税负,免了一部分税负,但剩下的该缴的,还是应该缴的,朝廷虽然没说第二年就缴,但年能补上来,还是应该补上来,毕竟江南富裕,粮食产量也高,恢复能力强,不像是贫瘠之地,损一年粮食,十年都未必能多补一份税赋。
朱允炆端起茶碗,轻声道:“那就看看他们的本事吧。”
商学院——周忱(三更)
胡大可知道第一批大明国家债券发行的重要性,将债券的运作、目的毫无保留地告诉了眼前的五位国子监监生。
周忱、林文亨、黄本固、吴谦、林现五人相继点头,很快就明白了国券的本质。
“在来之前,祭酒告诉我们,帮着钱庄推售国券是有好处可以拿的,可是真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