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儿闹,哦,这又要上吊,没找到合适的树又跑回来了……
相对于傅安的轻松,王全臻的悲惨回忆,库雷山、孙恩却一脸凝重,满腹心事。
虽然得到了大明皇帝的国书,苏丹哈里交给的使命已经完成,也可以预料,哈里会答应大明的条件,帖木儿国将会多一座金矿。
但大明展露出来的军事实力与作战可能,却不得不让人担忧。若大明想要攻取撒马尔罕,哈里很可能无法坚持两天,必须早点回去,呼吁哈里重视火器,打造火器军队,此事不能再拖了。
相对于把秃孛罗、库雷山等人的行路匆匆,朝鲜国王李芳远显得不骄不躁,甚至还有一些长住久留的架势。
李芳远并不着急回国,反正国内太平,也没有人能惹出乱子,自己好不容易来一趟大明京师,估计这辈子就来那么一两趟,不好好走走、看看怎么行。
拖时间不走,李芳远并不是想混吃混喝,而是想要学习大明的先进技术,比如农学院中先进的耕作技术、工具,李芳远要求随行官员好好学习,甚至还采买了一些工具。
对于国子监的教材,李芳远极感兴趣,甚至提出用五百匹战马换国子监所有学院教材,都被胡濙给拒绝了。
国子监教材虽不是什么绝密,但里面诸多学问并不适合直接外流。
想学,来国子监。
没有办法直接购买教材,那就靠脑子吧。脑子是个好东西,朝鲜官员还是有的,分开去各学院参观,然后翻翻教材,看多少记多少,记多少回去写下来多少。
就这样,在南洋诸国使臣都离开过半时,李芳远还没半点想离开的打算,礼部不乐意了,话里话外催促李芳远早点回去,李芳远这才很不情愿地准备离开。
朱允炆照例宴别李芳远。
李芳远对朱允炆很是佩服,尊崇不已,在吹嘘了一番建文盛世之后,转而说:“朝鲜国小民弱,文教不昌。天朝要建孔子学院,可否考虑在朝鲜设置几所?”
朱允炆婉言拒绝:“朝鲜是大明的友邻,本就修习孔子之道,何必多设孔子学院。若你们想派遣官员子弟、青年才俊修习国子监学问,只需通过国子监的考核便可,朕是欢迎的。”
对于汉化很深的朝鲜,大明没必要浪费更多教师力量。
李芳远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,但已下定决心,回去之后,就搬照大明的教育体系,搭建起一个最高学府,分诸多学院,集全国精英,研究学问、科技。
随着朝鲜国王带人离开,南洋诸国使臣也纷纷离开,热闹了一个正月的京师,终于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。
建文十年二月,朝廷财政预算大力倾斜基础建设、水利建设,户部以史无前例的五百万两钱钞预算,力求彻底改变频繁旱涝之地的灾害问题,并命宋礼巡视北方诸多河道,进行清淤、修河、疏浚等安排。
在瓜分好朝廷预算之后半个月,朱允炆招来了朱文奎、解缙、杨士奇,拉着朱文奎叮嘱道:“大明国大,久居京师必有蒙蔽。朕打算微服民间,由你坐镇武英殿处理政务,内阁辅佐。遇事不决,询问两位先生。若是军国大事,当召兵部、五军都督府共同商议,兼送安全局,密报于朕。”
朱文奎很是担忧:“父皇,白莲匪徒尚未落网,一旦行踪泄露……”
解缙与杨士奇也不建议朱允炆此时微服民间。
奈何朱允炆主意已定,拍板道:“若御史与官员都敢言说实情,朕也不需要微服私访了。不出去走走,怎知朝廷施策是否妥当,百姓疾苦?你们是朝廷重臣,应知晓一个道理,大明要想万民小康,国盛民强,必须了解民情、民意。拍脑袋的决策,只能成为不食肉糜的专家啊……”
专家?
什么是专家?
解缙、杨士奇满是疑惑,朱文奎却已是握紧了拳头。
一曲《伤逝》
朱允炆渴望去民间,因为朝廷所有的施政与方略,都落在民间。
百姓生活的是悲是喜,是沉重还是轻松,对朝廷政策是抵抗还是配合,御史们奏报语焉不详,在他们眼里,只要是稳定,没大乱子,日子能过,这就是好地,一封封粉饰太平地奏折送至京师,后来有爆出诸多问题的不在少数。
一些御史勾结地方官吏,文过饰非,欺压百姓,也是零星出现。对于建文朝而言,官场治理地根,并不在京官身上,而是在地方官。
自建文四年开始北巡,建文五年返回京师算,朱允炆已经有近五年时间没有深入民间,察访民情了。
虽说在京师中,朱允炆时不时微服而行,但归根到底,金陵是城市,它地产业结构、生活方式、收入等等并不具备普遍代表性。只看京师繁华,就以为大明盛世了,那是以偏概全,管中窥豹。
解缙、杨士奇都没有问朱允炆要去哪里,朱允炆地行踪不知道最好,有安全局、侦察兵暗中保护,安全不会有问题。
这一日宫内传出消息,建文皇帝骑马摔了一脚,伤了骨头,需要休养一段时日。下旨由太子朱